最近,小红书《2021届校招新人年终报告》新鲜出炉。不少人看过报告之后直呼:“被卷到了!”
校招报告
这份报告反映的是入职小红书的2021届毕业生(即2021年毕业)的概况,数据来自小红书人力资源系统和小红书2021届校招生调查问卷,非常权威。报告中的重要数据如下:
性别
女生:57% 男生:43%
女生在互联网求职可以说是占一定优势的。
岗位
技术:54% 运营:22% 产品:12%
职能:10% 设计:2%
技术岗撑起半边天,但是互联网为不同背景的同学提供了非常多元的岗位。
但这份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下面这份学历和学校数据!
学历
硕士:66.4% 本科:29.9% 博士:3.7%
校招硕博比例高达70%,硕士成为入职主流。
学校
悉尼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墨尔本大学
小红书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均有岗位开放,但显然上海地区大学的毕业生非常受小红书的喜爱。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有着留学背景,可以说带留学背景成为了当代互联网公司最爱招聘的一类“校招画像”。
学历焦虑
在小红书的这份校招数据中,最让人惊讶的,可能就是超高的硕博比了。
小红书这种“中厂”尚且如此,字节、华为、腾讯、阿里这些“大厂”就更不用说了。
类似的情节,也在公务员考试中上演。
身边不止一个关注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发现,去年公务员某个岗位只要本科,今年同一个岗位就要求硕士了。
学历焦虑,打不过,就加入吧。
所以这几年国内考研报名人数年年新高,海外留学硕士越来越卷。
考研人数
教育部公布的今年考研人数达到了457万,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录取名额却有限。
理工科、医学类、农学类可以看出有着明显的扩招,不过人文艺术类扩招的幅度还是比较小的,有些学校甚至还缩招了……
很多国内考研的学生是在“陪跑”。在上岸的学生中也常常出现本科985去双非读研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学历降级总归在以后多多少少会受到点影响。
而海外读研和国内考研相比,海外读研更加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而国内考研则更类似于 “一考定前程”,有着太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海外读研更适合那些平时成绩GPA不错,但在考研时发挥失常的学生。
感觉自己初试没有答好,没有过线希望却又不想浪费一年光阴去二战的学生可以考虑去海外留学。
建议这类学生不用等到出了初试成绩再去考虑留学方面的事情,因为如果现在开始准备申请,还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学校以及专业可供选择,还有机会冲上综合实力、排名更高的学校,这也对未来的职场道路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如果等初试成绩出来后再规划申请就有些晚了,到时等着你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排名一般、地段不好的学校以及比较冷门的专业了,在这时如果想进好学校读热门专业只能看你有没有那个运气捡漏了,而且之后的求职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因此只要有能力,还是要早早地把握住机会,不要到时抱着想着撞大运的心态前去申请~
感觉考研初试没有发挥好的学生可以立马规划留学申请了,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条道路有着更多的可能,也给自己的人生有着更多的选择空间!